主頁 > 滾動 > 正文

注意!非瘟病毒持續變異,病毒呈現3大新特點,這些豬場最容易感染!

2023-08-22 17:05:31  |  來源:獸易通  |    

非瘟病毒持續變異,3大新特點難防難控!近段時間以來,全國多省的許多朋友反饋豬場遭非瘟侵襲,并且發現今年的病毒比往年更難防控,這也是今年非瘟從3月到7月、從北方到南方不斷蔓延的重要原因,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在新形勢、新特征下防好非瘟呢?

2023年非瘟形勢一覽


(相關資料圖)

2023年以來,國內關于非洲豬瘟的消息就此起彼伏,從北到南覆蓋眾多省份,但生豬價格卻依舊低迷,那么今年的非瘟感染情況到底如何呢?

首先,早在2月28日農業農村部就曾發布通知,暫停唐山“新好農牧有限公司、山東榮昌育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正嘉原種豬場有限公司鄂州原種豬場”3個無疫小區,上述豬場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已經非常成熟,而且還是育種場,但也未能幸免。

而后的三四個月時間,北方就持續傳出非瘟感染的消息,并且大中小豬場均有所感染,那段時間北方的養殖朋友都“談飛色變”,直到6-7月才有所放緩。但是緊接著南方雨季到來,南方非瘟傳播面迅速擴散,例如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兩廣都有一些豬場發病,甚至有機構做了四川2000-3000頭的企業調研情況,指出四川南部、平原地區疫情比較嚴重,調研對象感染面達到20-30%。

綜上可知,今年國內非瘟呈現“覆蓋面廣、點狀散發”的傳播情況,盡管因為多種原因,對全國生豬供應產能的影響有限,但卻有許多豬場在非瘟侵襲下損失慘重,甚至不少人表示“清場重來也依舊染病,今年真的很難防!”

實際上不止國內,今年全球非瘟防控形勢都較為嚴峻,7月以來全球就有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等13個國家,共計發生400余起非瘟疫情,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甚至專門發布公告,點名防止非瘟從幾個國家傳入。

總而言之,今年的非瘟防控形勢較去年更加嚴峻,大中小豬場均有不少的感染情況,那么為何今年的非瘟如此難防呢?究竟是大家生物安全懈怠了,還是非瘟病毒真的更難防了,豬好多網團隊通過案例歸納分析,總結出了今年非瘟傳播的新特點和易感豬場的特征。

非瘟3大新特點

2023年非瘟傳播面之廣出乎預料,以至于大家都很納悶——明明是按照以前的模式防疫生產,過去兩年來都很穩固,為何今年卻未能幸免!實際上,今年非瘟多發既有病毒的原因也有豬場本身的原因,疫病傳播總有其客觀規律和原因。

首先,從非瘟病毒的傳播來看,存在3大新特性——

一是毒力減弱:有豬場的豬只發病后一周仍未死亡;

二是早期癥狀減輕:發病豬只早期臨床癥狀減輕,診斷更難、發現更慢;

三是傳播加快:傳播速度更快,往往發現時已傳染較多豬只。

綜上三點,可知為何今年各地非瘟點狀發生較多,豬場從前發病是不知道防,現在很多人發視頻都是感嘆“防不勝防”!

其次,非瘟的感染確實有一定規律,我們發現這些豬場更容易感染:

一是人員變動大的豬場,今年豬價低迷導致豬場薪資待遇變動多,人員變動也大,但是人員變動往往導致生物安全體系出現執行誤差,埋下巨大隱患。

二是“降本增效”的豬場,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許多豬場對于日常消毒、飲用水消毒等有所懈怠。

三是車輛進出批次太高的豬場,許多豬場采購不集中,以為做好洗消即可,但車輛與人員的頻繁來往,極大地增加了感染風險!

總而言之,不難看出2023年非瘟的傳播不僅有病毒原因,也有行業形勢及環境變化的影響,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在新形勢、新特征下防好非瘟呢?最基礎的是,豬場應當選擇一個適應后非瘟時代的養殖模式,這種模式必須兼顧“安全、高效、增效降本、人性化”的特征,這樣才能更加長久穩固的做好防非生產。

常態化的防非生產

近年來,母豬批次化生產憑借其“全進全出、管理高效、效益提升”等特點,越來越受到豬場老板的青睞。實際上,單純從防非生產的角度來看,批次化的優勢遠遠超出傳統的連續養殖模式。

具體來看,有以下四大優勢:

一是豬群實現全進全出,便于圈舍進行徹底洗消及干燥,杜絕豬群間交叉感染的同時提升綜合抗病力。

二是操作集中,讓豬群能夠在批次下實現集中淘汰、托養、轉群或上市,減少車輛接觸次數,而車輛是最大的傳播風險之一,ASFV、PRRSV、PEDV等病原都可以通過運豬車輛進行傳播。

三是供應集中,批次化下更有利于物資的集中供應和消耗,降低病毒外部傳入風險。

四是高度人性化,批次化生產流程下,員工工作程序清晰、集中,能夠合理有序為員工安排休假和集中返場,減少人員變動的發生,降低生物安全執行漏洞的風險。

總而言之,批次化生產之所以成為后非瘟時代大豬場紛紛選擇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所帶來的“預防感染化、免疫力最大化、接觸病毒最小化”更契合生物安全要求,并且能夠顯著提升豬群整體健康度。例如大周批生產模式能夠大大減少豬群免疫次數,這一方面減少了與豬只的接觸頻率,一方面有利于疫苗組合免疫,再次降低免疫操作次數,且豬群免疫水平更均勻。

除此之外,在養豬微利時代的大背景之下,批次化生產模式也能夠最大化減少豬場非生產天數、發掘母豬繁育潛能、提高人效利用率并提高經營效益,是高度契合養豬業現狀并承擔起“高質量發展”任務的科學生產模式。

關鍵詞

編輯:HE02
上一篇:樂昌市“三招”發力蹚出鎮村共富新路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