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學者黃繼紅 從小麥“糧頭食尾”挖掘新質生產力
2024-04-01 10:21:47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2024-04-01 10:21:47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本網鄭州訊 (黃海濤 蘇景凱)中原學者黃繼紅,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首席專家。中原食品實驗室副主任。長期從事農產品生物轉化加工技術體系構建及平臺建設。先后主持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國家863高技術引導項目“FM-00187谷氨酸高產酸菌種選育”,小麥綠色制造2025,承擔省杰出人才創新基金和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項目等20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發表論文150多篇,申請專利110項,專著6部;榮獲國家星火計劃先進個人、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優秀專家等各類榮譽24項。先后設計并建設了氨基酸發酵、酶制劑發酵、生物活性肽、植物源功能蛋白、噻吩璜隆等生產線20多條。創建了小麥“糧頭食尾”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標準化體系,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在國家863高技術引導項目“FM-00187谷氨酸高產酸菌種選育”的支持下,黃繼紅帶領團隊十幾年如一日,百舍重繭、晨興夜寐,不斷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培育了小麥生物轉化谷氨酸高產菌,國內產品市場占有率98%,結束了國外壟斷中國氨基酸行業60年的歷史!每生產1噸氨基酸節約糧食200公斤,每年可節約糧食60萬噸。成果轉化企業的產值每年143億元,被科技部列為中國八大創新工程之一,成果收錄高校教材《生物發酵產業技術》,為興糧節糧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國家十五重大專項、國家綠色制造2025、河南省重大公益專項項目支持下,黃繼紅創建了小麥“糧頭食尾”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標準化體系并堅持自主創新,率先形成了小麥綠色精深加工和功能食品制造體系,創造了國內小麥加工行業四個第一。該項目的實施,使小麥制造技術綠色化率由66.40%提高到93.28%,制造過程綠色化率由50.07%提高到91.05%,綠色制造資源環境影響度由97.22%下降至70.24%,延長了小麥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實現了從小麥原料到阿洛酮糖25倍的增值。
黃繼紅在河南大學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
黃繼紅首次對五大類7000多種麥胚蛋白進行結構解析和功能分類,建立國際上首個小麥蛋白數據庫。黃繼紅研發的小麥源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填補了國內空白。對五大類138種典型小麥7881種蛋白結構/功能進行分類,其中與免疫的雙向調節相關的有392個蛋白質組、1274種蛋白質,與長壽相關的有381個蛋白質組、2025種蛋白質。項目突破6項技術瓶頸,發掘麥胚蛋白的7種生理功能,實現8種工藝創新,解決4項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開發20種功能產品,研發技術成果在國內多家企業推廣,并輻射到一帶一路國家。成果被科技部出版的《中國農產品加工發展戰略》收錄。
面對小麥深加工行業長期存在的產業化鏈條短、副產物利用率低、淀粉附加值低、廢水多、能耗高、生物轉化菌種和關鍵設備被國外壟斷等問題,黃繼紅和她的團隊經過14年刻苦攻關,逐步探索出一條有效帶動小麥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由小麥資源大省邁向產業強省的“蝶變”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任發政、孫寶國、李培武等專家對黃繼紅團隊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實現了小麥的全價利用和高值化,引領了國內小麥精深加工行業的發展,整體水平居國際領先。”
黃繼紅的科研任務繁重,帶研究生的任務也重,有6名博士生, 20名碩士生,實驗室里還有 15 名博士后,既要給本科生授課,又要在鄭州、開封、許昌、漯河等地的實驗室里推進課題研究。在他的生活里面,沒有節假日,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2018級研究生楊璨睿在她的畢業論文致謝中這樣寫道:“您無需休息,凡事親力親為的工作態度及工作精神值得我終身學習”。河南大學農學院曹玉輝副書記說,黃繼紅教授受聘河南大學“杰出人才”特聘教授以來,一直秉承“匠心至誠,初心至遠”的精神,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河南大學校訓銘記在心,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強力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合作,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積極推動學校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尤其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三尺講臺,明燈千盞,師者如光,雖微至遠。黃教授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科學家精神感召著身邊的同事和學生。
在許昌學院實驗室,黃繼紅擔任功能食品綠色制造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小麥生物加工與營養功能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功能食品 LCA 綠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平臺主任。在功能食品中試研發、產業化集成上發力,為當地的多家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撐。獲得了全國生產促進服務精英獎。
黃繼紅在許昌學院實驗室和學生交流
在中原食品實驗室,黃繼紅團隊和很多企業建立了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讓自己的技術和研發成果轉化為企業的新質生產力,成為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堅強后盾。河南益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廣輝說,我們為解決技術難題去北京求教專家教授見一面都很困難,沒想到在我們的家門口,中原食品實驗室見到了任院士和黃教授后達成戰略合作,給我們提供了從技術到生產一條龍服務,解決了我們企業的最大難題。我現在才深刻認識到企業家不與科學家結合真的是寸步難行。
黃繼紅在中原食品實驗室聽取學生匯報實驗進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原食品實驗室主任任發政說,黃繼紅團隊的小麥“糧頭食尾”全生命周期高值化利用,是小麥全產業鏈的重要支撐。小麥全產業鏈的打造,有利于掌握糧食產業鏈的國際話語權,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施,有利于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實施,有利于實現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我們將全力支持這一重點科研項目,扎根中原,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科技賦能。為河南萬億級食品產業集群早日建成貢獻中原食品實驗室的智慧和力量! (圖/黃海濤中國書畫家雜志社總編)